![]() |
圖片來源:shutterstock |
為何超過9成的投資人,很難累積出高資產(5百萬UP)?常見的三個關鍵:
1.對自己持有的商品沒有信心/了解,遭遇經濟崩跌或負面消息就抱不住
2.無法長期執行自己的投資計劃,缺乏耐心等待複利發酵
3.做不好收支管理!沒餘錢哪來的投資本金?
當今社會,為了買房(投資用),背上幾十年的房貸,貸款金額從數百萬到數千萬都有,但只要收入來源沒遇到難關,最終都會順利的繳完。
1.遇到金融海嘯不會想賣掉
2.堅持幾十年如一日的繳貸款
3.每月領薪資一定記得先繳
神奇的是換成證卷化商品(股票/公債/公司債/房地產/貴金屬/原物料)就卡關....
什麼是突破到高資產的思維?
投資人要累積到高資產,有個重要的隱藏思維,卻甚少人提到:
鑒於眾多投資人到投資市場,抱持著撈一筆的賭徒心態,部位損益一不如預期,就會哀哀叫!喊著:這波虧損了幾天/月的薪資。導致永遠只投入自己小部份的總資產,其實看似虧損不少的薪資,但換算下來不到總資產的1~5%。
再者,投資人幾乎都是從小部位開始累積(幾萬~十萬)。全部買進各類商品,遭遇金融風暴,部位下跌30~40%,帳面虧損幾千~幾萬,你只是些微感到難受,畢竟還能靠薪資補回來。
但當投入部位來到五百萬~千萬時,這時遭遇小型金融風暴,虧損了五十萬!你會想整年/數年工作所得都做白工😂,難受到睡不著覺。但以%思維來看,你不過虧損總資產的10%,以數百年的金融史來看,不過是小小咖的回檔。(美國1929經濟大蕭條:下跌80%,連跌四年)
人都有著損失趨避的本能,但你永遠從虧損多少薪資的角度去看總資產損益,注定無法管理高資產的投資部位。這也是想成為別人眼中的好野人,所必須付出的代價。同時無法以總資產去投入,複利也不過是空中樓閣。
結語:
無法轉換/克服成%思維,必定無法有效的管理高資產.同時也是一條通往高資產的必經之路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