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開始實際執行呢 ? 介紹四檔最省事的ETF 供讀者參考。
文章中提過,資產配置簡單來說就是選擇低成本的投資商品( 分散 )、符合自身風險承受度、合理的報酬與配息再投入,最終才能享受資產複利的威力 !! 反之,你觀念錯誤而長期殺進殺出,最後可能一場空的機率相當高。
其中低成本的投資商品,指的是追蹤指數的指數型 ETF ( Exchange Traded Fund,稱為股票型指數基金 )。因為持有單一公司股票的風險實在太高 ( 正在經歷2020股災的應該很有感 ),不是人人都能成為天選之人 😇。
ETF 持有幾百到幾千間公司股票 ( VT,總費用才0.08%),不但能避開單一股票與國家暴跌的風險 (俗稱 非系統性風險),還能取得長期參與市場的報酬。
個股數目的增加,有效降低非系統性風險
ETF介紹 :
AOA:iShares核心積極配置ETF (iShares Core Aggressive Allocation ETF)AOR:iShares核心成長配置ETF (iShares Core Growth Allocation ETF)
AOM:iShares核心穩健配置ETF (iShares Core Moderate Allocation ETF)
AOK:iShares核心保守配置ETF (iShares Core Conservative Allocation ETF)
iShares公司於 2008/11/4 ,發行根據投資者個人風險承受度,提供四檔ETF同時持有股票與債卷的投資組合,四檔ETF皆持有超過13600檔的公司股票及債卷,並於每半年自動再平衡,這樣投資者只剩配息再投入要記得做 💖 。
※再平衡就是讓你的資產配置組合恢復到 100%效能的狀態
ETF組成資料:
配息頻率&殖利率 :
除了AOK為每月配息外,其它都為每季配息,分別為4、7、10與12月,假如持有人為台灣居民,配息要扣其中的30%,而富邦證卷複委託會再退回30%中一定的比例(如表)。
接下來根據資產規模、歷年績效、管理費用、追蹤誤差與投資管道進行探討。
![]() |
資料來源:https://seekingalpha.com/ |
接下來根據資產規模、歷年績效、管理費用、追蹤誤差與投資管道進行探討。
資產規模:
![]() |
資料來源;官網 |
四檔ETF規模都相當建全,都有5億美金以上,AOR與AOM更高達10億美金。
歷年績效&波動:
![]() |
2009~2019,起始1萬美金,每半年再平衡,最終總額與年化報酬 |
![]() |
2009~2019,最大回檔波動 |
![]() |
歷年最大回檔整理 |
根據 2009 ~ 2019 整理的資料,AOA的年化報酬最高,達10.88%,想當然最大回檔幅度也是位居榜首。
買進前請思考,處於不同的人生階段與資產總額時,願意拿多少報酬與承受多大的波動,尤其資產達千萬級別時,AOA歷年報酬雖然最佳,但千萬資產遇到-17%的回檔時,回檔金額達170萬,你還睡得好嗎 ? 這是每個人要好好考量的地方。
紀錄2020股災回檔數據 (美國股市發生多次熔斷):
![]() |
不要懷疑,可以自己算過 |
管理費用/每年:
提供費用減免優惠0.06% ( 優惠到2021/11/30 )後為0.25%,雖然以美國卷商發行的ETF中不算太便宜,但考量再平衡時可能會遇到的人性風險來看,這費用值得。
※幫你管理 13600 檔的股票+債卷收 0.25%
※元大台灣卓越50 (0050) 光管理50家就要收0.43% 哈哈哈
![]() |
"低投資成本的重要" |
追蹤誤差:
![]() |
資料來源:https://screener.fidelity.com/ftgw/etf/goto/snapshot/keyStatistics.jhtml?symbols=AOK |
看起來四檔ETF皆在合理的範圍,當然未來能越小越好,如果曾經買進過追蹤誤差大於1%的商品,你一定是好野人🙈。( 聽說台灣卷商發行的很多都超離譜 )
投資管道:
目前要買進這四檔ETF,不外乎兩種:
一. 透過台灣卷商以複委託的方式 ( "注意" 手續費請談在0.2% 20美金以下) 。
二. 開海外卷商 ( TD、盈透 與Firstrade等...)
兩者的差異請自行搜索,不再贅述。
海外稅務優勢 ( 加碼 )🐧:
海外稅務( 台灣 )享有基本所得( 海外收入 )的670萬免稅額,注意 !! 只要超過100萬 (海外收入) 就要主動報稅,但不用被扣稅,只是告知國稅局而已。
※台灣股票,每年所分的股息與股利都要被納入綜所稅,對高所得的人頗傷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