沒有哪個投資人不想要超額報酬(投資績效超越大盤表現),而一開始,我也有一樣的幻想,自以為了解/學習到許多各式各樣的絕招後,輕輕鬆鬆就能達成。
超額報酬的組成:
1.選股能力
2.市場預測能力
3.運氣
最終,看到績效後才幡然醒悟,根本是在玩辛酸的(人財兩失xd),要長期贏過大盤根本是痴人說夢,尤其牽扯到大資金時更為艱難(至少管理500萬 UP;台幣)。
專業頂尖的投資公司(設備與第一手資訊都屌打眾多投資人),長期下來高達92%機率輸給大盤,難道他們是卡到陰?
常見的現象:許多投資人看到媒體提供倖存者偏誤的資訊,以為短時間致富好像唾手可得,導致終其一生都在尋找各種投資偏方,自以為十年磨一劍,結果卻磨到快入土,還是一場空。
![]() |
統計各週期,美國股市有多少主動型基金績效輸給大盤 |
傳奇經理人彼得.林奇:
他於1977~1990掌管麥哲倫基金,其13年的年化報酬為驚人的29.2%,根本把大盤壓在地上打。可以說你一開始就發現到他且投入100萬,到他掌管結束你就擁有2800萬。
但其實不為人知的是,他的管理生涯分成兩階段:
1.基金規模4億美金時,績效平均每年贏過大盤25%,聲名大噪
2.越來越多人將錢投給他,基金規模達到100億美金,這時績效平均每年贏過大盤只剩下1%,極速驟減
當你是等聲名大噪時才投給他,那你的績效其實跟大盤相差無幾。每個時期市場都有非常厲害的明星經理人,但你一開始挑得到嗎?當逐漸受到基金規模、投資門檻與投資策略的轉變等因素時,幾乎難以得到超額報酬!!
甚至持有主動型基金將面臨高昂的管理費與其他哩哩摳摳的成本,對個人投資者來說根本是穩輸大盤。
台灣股市的長期績效:
2003~2020台灣的年化報酬為9.94%,累積報酬率450%,一開始投入的100萬變為450萬,你不需要去賭默默無名的經理人,最終是否能成為明星經理人。就算賭中,只要你不敢投入大筆資金,其實對你的財富增長微乎其微。
當然台灣股市對於全球股市占比非常小,你想盡力降低運氣成份,可考慮全球。同時又害怕股市的大幅震盪,可搭配負相關的國家公債去避險,降低自己對價格波動的影響,預防做出不理性的投資決策。
結語:
其實投資方式越簡單越不容易失效,卻甚少投資人看得上眼,一定要滿滿的噱頭才買單,真的是相當可惜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